黄埔军校旧址参观考察简介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位于广州黄埔区军校路 170 号,占地面积 71939 平方米,建筑面积14782 平方米,陈列面积 1700 平方米。集社会科学类、革命史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隶属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国内惟一以保护黄埔军校历史文化建筑,展示黄埔军校发展历程为核心内容的纪念馆。自 1984 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革命遗址、文物 资料的收藏保护、展览展示、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
1984 年 6 月,正式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由徐向前题写馆名。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主 要陈列有《黄埔军校史迹展》《黄埔群英馆》《小楼昨日——粤海关黄埔分关及其旧址变迁》 《孙梅逸史——孙中山、梅屋庄吉与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史迹展》《黄埔军校史迹展》《黄 埔群英油画馆》,馆藏文物主要有《黄埔日刊》《陈毅安结婚时用过的蚊帐》《邝鄘在黄埔 军校时用过的书箱》《李治魁在黄埔军校穿过的军装》《许德珩的皮箱》《郑洞国印》《指 挥刀》。
黄埔军校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历史上,黄埔军校曾与美国西点军校、 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事学院、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是世界著名的几大军校之一。 今天,随着岁月的流逝,黄埔军校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遥远的记忆;但黄埔精神却穿越时空,传承至今,继续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产生着久远的影响。 。
目前,对黄埔精神的内涵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把黄埔精神概括为四个字:“爱国、革命”; 二是把黄埔精神概括为六个字“牺牲、团结、负责”。对这六个字,有人还作了进一步的阐 述,认为有了牺牲精神,即能无我无私,不畏艰险,以少胜多,以一当万;有了团结精神,就能亲爱精 诚,协调合作,义共患难,志同生死;有了负责精神,即能贯彻命令,负责到底,不达目的,决不中止。
可以这样说,“爱国、革命”在黄埔精神中解决的是“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牺 牲、团结、负责”在黄埔精神中解决的则是“怎样扛枪、怎样打仗”的问题。这是两个层面 的东西,前者是灵魂、是方向,后者是方法、是途径。两者的解释虽然有所不同,但这两个层面的内容却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共同存在于黄埔精神的内涵中。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岭南文化十大名片。
辛亥革命参观考察简介
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金洲北路 563 号,于 2011 年 10 月开放,是为了纪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活动而建的专题纪念馆,占地面积 5.8 万平方米,总投资 约 3.19 亿元人民币
辛亥革命纪念馆设有开辟共和新纪元——辛亥革命主题展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名人展两个基本展览 [16-17] 。截至 2019 年末,辛亥革命纪念馆有藏品数量 11501 件/套,其中 珍贵文物 196 件/套,陈列展览 6 个,教育活动 787 次,参观人数 38.70 万人次。
辛亥革命纪念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广州市优秀党员教育基地、广东省和广州市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辛亥革命纪念馆交流点)、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基地、国家级 AAA 旅游景区。
作为党员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辛亥革命纪念馆灵活运用各种红色文化资源,连续 多年在清明节举行祭扫辛亥先烈的“走读广州辛亥革命史”活动引起广泛报道,极大回响; 开发“辛亥革命先烈先贤家书释读”、“从辛亥革命中走出的共产党人”两个主题的微党课。
广州黄埔军校与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访游学行程
时间 | 主题内容 |
8:30-09:30 | 行前引导 背景及企业参访学习行程介绍:随团顾问通过黄埔精神和辛亥革命历史背景的简单介绍,引发大家对新时期弘扬黄埔精神和纪念辛亥革命重要意义的的深刻思考。 |
09:00-09:30 |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 通过馆内清晰明了的图片展览、影视资料,再配合现场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使 大家了解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并学习革命志士的大无畏精神。 |
09:30-10:10 | 主题分享: 辛亥革命 晚清的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后的空前变局、 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辛亥前夜的斗争风潮 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 开创民主共和制度的新纪元 |
10:10-10:40 | 参观黄埔军校旧址 通过对黄埔军校旧址的参观,对黄埔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白了这里曾是中 国革命军队的摇篮,其中名将辈出,人才济济。更对黄埔师生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国家和平统一进程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认识到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国家和平统一与现代化进程中,仍然需要继承发扬黄埔精神。 |
10:40-12:00 | 主题分享:黄埔军校 黄埔岁月 : 一、 黄埔创校: 1 :1921 年马林会晤孙中山 2 :1923 年孙越宣言,国共首次合作,中共“三大”召开 3 :筹备黄埔,蒋介石率团访苏,国民党召开“一大”,正式改组 4 ,选址黄埔长洲,是历史上有名的长洲要塞 5 ,秘密招生,毛泽东推荐英才 6 ,总理提名(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首任校长 7 ,制订校训,亲爱精诚。 二、 组织编制 1 :政治部,周恩来任第三任主任 2 :教练部,负责军事训练中的技术性科目,主任李济深,副主任邓演达 3 :教授部:制定计划,考核学生成绩,主任王柏龄,副主任叶剑英 4 :以俄为师,鲍罗廷,加伦担任顾问 三、 军政教育 1 :制定学制,专业(步兵,工兵,炮兵,宪兵,辎重等) 2 : 采取“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 3 :黄埔军校校旗的制定 4:1925 年,血花剧社成立,它是国共两党的第一个剧团。 四、 显赫战绩 1 :商团叛乱,学生军初试锋芒 2 :1925 年 2 月,教导团誓师东征 3 :总理逝世,胡汉民推迟报丧 4 :广州突变,廖仲恺遇刺身亡 5 :血战惠州,陈明仁率先登城 6 :陈赓冒死救校长 7 :誓师北伐,革命军阵营的组成,叶挺独立团所向披靡。 情系黄埔; 一、 团结抗日 1 :黄埔军校的变迁 2 :1932 年,第一次淞沪会战,张治中请缨杀敌 3 :1933 年,长城保卫战的黄埔师生 4 :1936 年,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 5:1938 年,第二次淞沪会战,黄埔四期生谢晋元死守四行仓库。 6 :林彪大战平型关 7 :正面战场的首场战疫,台儿庄 8:1939 年,昆仑之战,杜聿明打出威风 9:1942 年,远征缅甸,戴安澜不幸牺牲。 二、 敌后战场 1 :建立分校 2 :招收女生 3 :迟到 21 年的家书,赵一曼。 4 :新四军的成立 5 :百团大战,陈庚敌后反荡 6 :左权的一封家书 7 :1945 年,日军投降。 三、 黄埔聚首 1 :1963 年,周恩来再一次回来黄埔。 2:1984 年,黄埔同学会成立,黄埔师生聚首黄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