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淮锦老师_银行风险管理及党建实务专家-百强标杆

2022-08-31
来源:

杜淮锦老师简介背景

银行风险管理及党建实务专家

某城商行高级管理人员

曾供职地方党委核心部门

著名舆情风险管理专家

高级调查分析师

某银行业协会讲师

10年专业金融业声誉风险管理、信贷风险管理咨询经验

20余年的教育、党政机关及国有企业工作经历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EMBA特邀讲师等。

杜淮锦讲师实战经验

杜老师是国内知名的声誉风险分析师、信贷风险管理专家,党建专家,10年专业市场研究及声誉风险管理、信贷风险管理咨询经验。

在商业竞争情报、舆情数据挖掘、舆情研判分析、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传播效果评估以及信贷全流程风险管控、民法典对银行的影响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积累和实操经验。

在银行党建方面,对党史有深入的研究,擅长将党建与公司治理、业务发展、队伍建设和风向防控相融合。

在协助银行提高声誉风险管理能力、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党建等方面,先后研发了声誉风险培训、信贷全流程风险防控、从党史中看共产党员的担当、消费者权益保护及投诉处理等课程方面的桌面演练、风险排查、风险管理手册/视频、银行业声誉管理体系、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并广泛应用于各大银行。

杜淮锦讲师主讲课程

《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系列课程

《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研判及处置实务》

《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流程及咨询体系》

《重大危机事件应对桌面演练/新闻媒体发布会桌面演练》

《信贷全流程实操》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精神解读》

《从党史看银行人如何担当奋进》

《民法典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及其应对》

《民法典背景下信贷全流程风险管控》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办法解读及投诉处理》

其他声誉风险、银行党建等领域相关辐射课题老师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杜淮锦老师授课风格   

针对性:基于对监管要求、金融企业现状及自身咨询经验,为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学员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包括案例选择),确保所讲内容是学员的刚需。同时善于介绍课程关联领域的最新信息,开阔学员视野。

实操性:通过案例分析、情景还原、现场互动等方式,让学员不仅明白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最终指向怎么做。课程中采用先培训后情景演练的形式,让学员把所学通过演练来强化,学员点评分享,老师总结辅导,二次演练充分提升学员课程实战转化能力。

趣味性:生动、有趣、新鲜、贴切的真实案例,采用讲授、研讨、案例分析、学员分享精华经验等多种互动参与的培训形式,启发学员思考,广泛受到各年龄层面的学员欢迎。

可定制:可按照客户实际进行内容定制(需提前一周进行沟通)。

杜淮锦专家服务客户

工商银行总行、中国银行各省分行 、邮储银行部分省分行、光大银行总行及多家分行、华夏银行总行及多家分行、广发银行部分分行、渤海银行总行、恒丰银行总行等;中原银行总行及部分分行、哈尔滨银行、南充银行、晋城银行、乐山银行、苏州银行、宁夏银行、乌鲁木齐银行、重庆银行、台州银行、杭州银行、烟台银行、齐鲁银行、华兴银行、长沙银行、顺德农商行、成都农商行、杭州联合银行、广州农商行、义乌农商行、常熟农商行、无锡农商行等、四川银行业协会,广西藤县农信社、甘肃兰州西固农信社、山东济南长清区农信社、辽宁盘山农信社、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农信社、河南周口市太康县农信社、启东农村商业银行、宁德农村商业银行、泰州农村商业银行、遂宁农村商业银行,唐山农商行,迁安农商行。

杜淮锦专家培训案例

近2年部分课程培训案例

某国有银行省分行《商业银行声誉风险与舆情投诉处理》11期

某国有银行分行《“金融消费者保护实施办法”解读专题》5期

某省联社《银行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应对技巧》24期

公开课《信贷全流程风险防范》17期

某省联社《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与舆情危机媒体公关》15期

银行业协会《小微信贷营销获客和交叉检验》20期

审计中心《企业突发性事件处置与舆情危机管理》5期

某省联社《民法典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信贷法律风险控制》10期

某国有银行《宏观经济与产业分析》5期

某农商行《发挥先进性,争当企业标兵》6期

某农商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和西想行成》6期

某农商行《“四个全面”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4期

某中行《从党史看银行人如何担当奋进》10期

某省联社《柜面业务操作法律风险防范与实务解析》21期

某省联社《民法典及九民纪要对信贷业务的影响》11期

某国有行《银行中高层金融职务犯罪预防与惩治》2期

公开课《普惠金融现状分析与小微信用贷款风险控制》19期

某农商《网点突发事件及客户投诉处理技巧》7期

某农商《银行柜面凭证填写规范与票据防伪》12期

某农商《点钞、计算机录入、传票翻打业务基本技能训练》15期

某省联社《信贷投向政策与授信审查审批要点》10期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