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斯宏教授简介:
1985年河海大学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获河海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88至1995年在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曾任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1800MW)设计副总工程师与设计代表处副处长,主持设计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工程;1995年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到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留学,师从国际著名岩土工程学者松冈元教授,2000年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在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5月回国,到河海大学水电学院工作。现任河海大学水工结构研究所所长、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粒状体力学、土石坝工程及软土地基础处理方面的研究。研究与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堆石到粘土材料的新型张拉式现场直剪试验法,应用于日本各电力公司的20多个土石坝工程与中国南水北调工程、长河坝、观音岩等多个水利水电工程,该试验法获日本土木工程学会2003年度技术开发奖(日本土木工程界最高奖);研究与开发了土工袋加固地基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日本房屋地基、道路、边坡等工程及中国南水北调中线膨胀土渠坡处理及市政沟槽回填等工程,获日本土木工程学会2004年度技术开发奖;开发了土石坝静、动力流固耦合可视化分析软件(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Software for Dam’s Stress and Seepage, 简称“SDAS”软件,俗称“实打实”软件),应用于多座土石坝计算分析中;提出了一个基于细观结构变化的土体屈服函数及考虑土体剪胀的土体三维K-G模型。出版英文专著1本,参编中文教材与坝工丛书各1本;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以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检索1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实用型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南水北调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及多个水利水电工程研究项目。
刘斯宏老师授课内容
时 间 | 讲 座 内 容 |
上午 | 水电行业发展 – “十三五”水电建设 – “十四五”水电发展目标与趋势 我国土石坝工程建设与主要技术进展 – 土石坝工程分类 – 中国土石坝的发展 – 主要技术进展(结合国内相关工程说明) – 主要经验教训(结合国内相关工程说明) |
下午 |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及科技攻关 – 南水北调的历史进程 – 南水北调的工程概况 – 南水北调的技术创新 – 南水北调的文化传承 |
上午 | 抽水蓄能电站及主要水工建筑物 –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概况 – 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作用 – 抽水蓄能电站枢纽特点 – 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 – 输水发电系统 – 工程实例(天荒坪、宜兴、句容抽蓄等) |
下午 | 水工岩土新技术 – 土石材料施工质量强度检测(观音岩水电站、长河坝等工程中应用) – 土工袋技术(应用于南水北调膨胀土渠坡处理等) – 超软黏土电渗真空排水处理技术(863计划课题) |